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 上午9:00-11:00 下午2:00到4:00
微信

天文学家首次于宜居带发现地球“堂兄弟”

2014/4/21 13:15:58 | 1866次浏览

天文学家17日在美国《科学》杂志上报告说,他们借助开普勒天文望远镜,发现了第一颗和地球体积近似、位于宜居带中的行星。不过,由于它绕转的是一颗红矮星而非太阳那样的恒星,天文学家说它只是地球的“堂兄弟”,而非“孪生兄弟”。

这颗行星被命名为开普勒-186F,围绕一颗距地球约500光年的红矮星运行。在这个星系中,共有5颗行星,其中开普勒-186F是最外层的一颗行星,从其距离看,正好位于可保有液态水的宜居带外层。

计算表明,这颗行星的直径只比地球大10%,围绕母星的公转周期为130天。尽管其质量和组成成分无法探测,但研究人员认为,类似大小的行星非常可能是岩石行星。此外,该行星从母星获得的能量是地球从太阳获得能量的三分之一。站在这颗行星表面上,正午的“阳光”亮度差不多是地球上日落前一个小时的阳光亮度。

多名天文学家认为,新发现具历史性意义,它首次证实了恒星宜居带中确实存在接近地球大小的行星。研究负责人、美国搜寻外星文明研究所的埃莉萨·金塔纳说,发现开普勒-186F只是第一步,“我们不希望保持这个记录停止不前,我们希望发现更多类似的行星”。

此前,天文学家已找到近1700颗太阳系外行星,其中大约20颗位于宜居带内,但这些行星都比地球大得多,且人们无法弄清它们是岩石行星还是气态行星。

科学家说,开普勒-186F是迄今发现的“最像”地球的行星,然而,由于它围绕一颗M红矮星运行,还不太适合被称为“第二地球”。

在银河系中,70%的恒星都是M红矮星,它们比太阳小得多,温度也更低,因此新发现意味着也许可以在这些恒星的周围寻找外星生命迹象。金塔纳说:“我们的银河系中很可能到处都有开普勒-186F的堂兄弟。”

传统天文学理论认为,红矮星的行星并非寻找外星生命理想之地,因为其宜居带中的行星通常会被母星潮汐力锁住,一面永远面对恒星,另一面永远背对恒星,从而不适合生命生存。

但研究人员认为,开普勒-186F距其母星足够远,因此可能不会出现被潮汐力锁住的问题,这也同时帮助它远离恒星耀斑带来的威胁。即便开普勒-186F被潮汐力“定身”,根据一些最新研究,大气气流和海洋洋流也可以改变行星的气候环境,从而形成适合生命的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