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 上午9:00-11:00 下午2:00到4:00
微信

客家文化守望者李宗汉:守住乡土文化的“根”

2014/7/10 | 1750次浏览

黝黑发亮的皮肤、满布皱纹的瘦削脸庞,配上一身洗得发白的旧衣裳……一眼望过去,71岁的李宗汉老人看起来与普通村民并无二致。但等到与记者一聊天,他才着实把这群见多识广的记者们吓了一跳:谈及客家乡土文化,他如数家珍,连最厉害的资深记者也都做了一回只顾点头的倾听者。

为客家文化打开一扇窗

今年71岁的李宗汉老人,是江西赣州崇义县上堡乡的一名退休教师。从中学语文教师岗位退休近10年来,搜集整理客家乡土文化资料是他日常生活中最重要的事情。

上堡乡历史文化底蕴深厚,境内3万亩梯田更是农耕文明的壮丽史诗。从一些地方零散的史料中,李宗汉发现,上堡的历史文化可圈可点的篇章不胜枚举,但是它们不够具体、不成脉络。从青年时代开始,李宗汉就想着将散落在民间和故纸堆里的上堡历史和上堡文化编撰成一部《上堡乡志》。

2004年,李宗汉正式退休,这让他有更多的时间去全力以赴完成年轻时的愿望了。他开始整理20多年来搜集的地方史料,并继续到上堡和周边地区探访,阅读相关资料,拾遗补漏。

“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为了这本《上堡乡志》,李宗汉走遍了周边的村村寨寨,探访了一百多个知情人和亲历人。为了解上堡游击队与湖南桂东游击队之间故事,他挑着上堡竹箩走一百多里路到湖南桂东贩卖。这样既解决采访的费用,又在当地搜集到了当年汝城游击队帮助朱德“上堡整训”和组织上堡游击队的珍贵史料。

编撰《上堡乡志》的过程充满艰辛。采访乡亲,有时一谈就是半天,时间晚了,还免不了四处借宿。李宗汉介绍说,很多史料需要查阅不同姓氏的族谱,但族谱被看成是家族的传家宝,向来不对外姓宣示,他无数次通过“软磨硬泡”,才终于让乡亲将族谱示之。为了就同一件史料进行互相参照,他家里有时会同时摆放着七八部族谱。光手稿,李宗汉就写了100多万字。

2009年10月,《上堡乡志》在李宗汉的汗水浇灌下瓜熟蒂落,公开出版。这本共计40万字的《上堡乡志》,反映了从明朝正德以来500多年间有关上堡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的历史,打开了外界了解上堡的一扇窗。

让乡土文化与时俱进

李宗汉说,他对自己故乡的乡土文化,交织了自豪、伤感、欣喜的复杂情感。看着身边的乡土文化在传统与现实的困境中挣扎,他再也不忍旁观了。

上堡乡的乡土文化富有客家特色,其中民俗灯彩“舞春牛”尤其突出。“舞春牛”是由民间春牛队,以“春牛”为中心道具,融入民间故事传说的一种综合表演形式,是一种轻松快悦的具有闹春特色的歌舞活动。这一表演形式历来为乡民所喜闻乐见。

但是,随着时代的进步,“舞春牛”这种古老的传统客家民俗,同样也受到了现代文化的冲击,正逐渐淡出年轻人的视野。

李宗汉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他说:“客家文化是客家人的根,不能再过几十年,咱们连根都找不到了!”为此,他向“舞春牛”技艺精湛的民间艺人请教,将“舞春牛”的历史渊源、曲牌目录、人物角色、舞蹈技巧等整理在案。一边研究,一边奔走于上级文化主管部门之间。

为了让乡土文化与时俱进,李宗汉根据曲牌,动手撰写了一些新曲子。其中不乏农民喜闻乐见的民间故事,如《断桥会》《八仙过海》《刘海砍樵》《白蛇传》《梁山伯与祝英台》等。一些新曲子、新人物的加入,使“舞春牛”的场面更加壮观,气氛更加热烈。

2010年6月,“舞春牛”被列为江西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一批批年轻人也逐步加入到学习、表演“舞春牛”的队伍中。而李宗汉现在想要做的,就是培养出一批出色的山歌手,让融合了客家特有乡土文化的上堡山歌,传唱到全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