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中型天然水体不宜作为放养的场所,它们的生态功能比物质生产价值大很多。”近日,在由中国科协和湖北省政府共同主办的第三届中国湖泊论坛暨第七届湖北科技论坛上,中国科学院院士曹文宣在作大会特邀报告时指出,健康湖泊必须放弃渔业生产,发挥应有的生态功能。
武汉市坐拥全国最大的城中湖——东湖。和众多生活在东湖旁的武汉市民一样,曹文宣也亲历了东湖水环境的变迁。据曹文宣介绍,上世纪60年代,武汉东湖有水生植物83种。目前,东湖仅有水生植物14种。水生植物多样性和生物量的下降,导致浮游植物生物量上升,东湖逐渐向“藻型”湖泊演化。
在曹文宣看来,水生植物锐减的主要原因是东湖渔业的过度发展。数据表明,东湖渔业的生产水平在1972年以前都较低,但从1973年至1978年的5年间,东湖每年投放各类鱼种250万尾以上,大量放养草食性鱼类,直接造成东湖由大型水生植物为主的草型湖泊演变为由浮游植物为主的藻型湖泊。而在上世纪60年代还占据绝对优势地位的东湖黄丝草,即使在1976年停止放养草鱼以后,也没有重新出现过。
“东湖生态的根本性变化,成为富营养化和水华暴发的生态原因。”曹文宣认为,在东湖生态修复过程中,必须重视东湖的生态服务功能。在其罗列的一张表格里面,他把东湖的主要功能划分为十大功能,并按照重要程度分为非常重要、重要、一般和不重要四个等级。
在曹文宣看来,涵养水源、蒸腾吸热等非实用功能是非常重要的,休闲旅游、均化洪水、生物多样性维持和科研教育等功能次之,固氮释氧、水质净化功能再其次,而渔业等功能是最不重要的。
曹文宣认为,东湖渔产量虽然较高,但是产值很低。鱼类的大量放养不仅破坏了东湖原有的生物群落结构,且利用鲢、鳙等鱼类控制蓝藻的效果值得怀疑。因此,在提出“恢复江湖联系、恢复水位季节性波动”等建议的同时,曹文宣认为东湖生态修复必须放弃渔业生产,放大湖泊的生态服务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