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财经4月14日电(闫雨昕)国家统计局11日发布数据显示,2014年3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CPI)同比上涨2.4%,环比下降0.5%;1至3月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平均比去年同期上涨2.3%。
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副院长赵锡军在接受新华网采访时表示,本月CPI数据相对稳定,符合当前经济以及市场状态。从经济形势上说,其波动也并没有超出预期。此外,环比略有下降也是可以理解的,因为2月有春节假期,生产与消费旺盛,而节后这种季节性因素消失。
在各类消费品中,肉蛋菜价格的波动一直是影响物价的主因。近期生猪价格连续暴跌在一定程度上带动了物价下降。赵锡军认为,这是粗放生产带来的结果,短期很难消除。他解释说,食品一直在我国的消费结构中占比例较高,其中肉类价格对其影响最大,而在我国,生猪价格直观上对肉类价格的影响较大。猪肉供、产、销的过程比较复杂,在我国仍属于大量农户养殖的产业,而非现代化生产。这样就极容易受到市场的影响,价格震荡明显。对此赵锡军认为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调节:一、尽可能扩大规模生产,由散户养殖向现代化养殖过渡。二、实行储备冻猪计划,用于在库存紧张时期投放市场。三、考虑其他肉类替代或通过进口缓解价格波动。
近期发布的宏观数据反映了一季度经济的下行压力,对于外界对中国经济的质疑和即将发布的GDP数据不被看好,赵锡军表示,这取决于怎样看待和理解经济增速和其他经济指标的关系。7%-7.5%的经济增速虽然是放缓的,但足以令全球羡慕了。决策层的态度是明确的,从李克强总理在博鳌论坛上的讲话可以看出,政府不会为经济一时波动而采取短期的强刺激政策,而是更加注重中长期的健康发展,要向深入改革、调整结构和改善民生要经济增长的动力。
至于经济增速何时企稳,赵锡军指出,要看改革措施、简政放权是否能够及时到位,更加自动、自愿、积极地促进市场活力复苏,而不是靠政府。新的领导集体不断推进财税改革,税制改革,金融改革等,当真正激发出企业的创新和活力,经济增长就能及时企稳回升。
谈到全年物价走势时赵锡军表示,按照以前惯例一季度需要实现开门红。而新一届领导更多是对效益、结构、质量的追求,各部门和各级领导更讲究结构性调整、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保护,在改变发展模式的大背景下,更加注重投入产出的效益。这种思维一旦贯彻,物价上升的情况就有所改善,中国全年CPI上涨控制在3.5%的目标能够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