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 上午9:00-11:00 下午2:00到4:00
微信

于丹:湖泊上的“草原梦”

2014/7/10 15:51:47 | 1583次浏览

位于长江中游南岸的梁子湖,湖面澄澈明净,湖底水草苍翠。盛夏时节,一位头发花白的老人一早就在湖上开始了例行的观测、记录、培植……他就是武汉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梁子湖湖泊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站长于丹。

这里是于丹精心营造、呵护的“水下草原”。他已在这里度过了23个年头。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起,工业化的推进使中国环境问题凸显,湖泊污染尤为严重,很多“草型湖泊”退化为“藻型湖泊”。1992年,于丹作为水生态修复领域的研究者,在大量走访调查之后,锁定在湖北第二大湖泊梁子湖开展“长江中下游淡水湖泊调查”,决定将其打造成中国淡水湖泊的生态标本。

梁子湖本底非常好,种类非常丰富。但是,1998年的那场特大洪水造成湖里水生物种类基本灭绝,原来的二类水质转化成四类、五类。

于丹与团队通过人为介入促进梁子湖天然更新,引进全国各地苗种进行撒播,使这些物种重新在湖里生长起来。“梁子湖基本恢复到二类水质水平,花了整整10年。”于丹说。

过去20间,于丹团队在这里种下20万亩水草,使梁子湖成为中国湖泊中水生植被覆盖率最高、生物多样性最高和水质最好的湖泊,并成功建立了第一个以水生植物和清水湖泊为研究对象的野外站。

在梁子湖中心的梁子岛野外研究站,记者看到,这里建有几十个水泥池,摆放着上百盆培植样方,俨然是一个珍稀物种争奇斗艳的植物园:金鱼藻等底栖植物静静矗立,黄花水龙、睡莲娇艳绽放,夏荷傲然挺立,水葫芦蓬勃生长……于丹介绍,不同种类的水草先在小盆里培植,再往大盆、水池里移栽,培植成功后,再由实验人员“栽种”于湖底。美丽的“水下草原”就是这样营造的!

“野外科研,尤其是研究水生生态是一项非常艰巨的工作。”于丹说,无论寒冬酷暑,采标本、插种苗、打样方,都必须亲自下水,蚊虫、蚂蝗叮咬,植物划破皮肤是常遇到的事。

20多年来,于丹和他的团队累计采集全国各类水体水生植物标本15万余份,建立野外固定样地500个,拍摄水生植物图片20万余张,收集水生植物种子5000余份。23年来,于丹甚至没有回家过一个春节,他和团队的坚守与付出由此可见。

于丹认为,水域集中暴发蓝藻或水华,说到底,都是因为“饿”——水里缺少净化水体的植物。他们所做的,正是通过种植沉底植物,恢复水生植物生态系统,进而让湖水“可以直接捧起来喝”。

“希望我国的湖泊不再是‘绿波荡漾’,而是绿植扎根、清澈见底。”于丹说。他呼吁,要做到这点,还须配套必要的行政管理手段。


“地方政府要把保护放在第一位,而不是利用先行。如果全国所有的湖泊都放弃围网养鱼,杜绝生活污水、工业污水的排放,加之湖泊本身的自净功能,再配上一些技术措施,我国其他湖泊见清的日子也不会遥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