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 上午9:00-11:00 下午2:00到4:00
微信

侯建国院士:人才培养应摆脱“伯乐相马”模式

2014/8/18 8:52:04 | 2619次浏览

    “农夫把土地伺候好了,撒下种子,并适时给予水和养分,庄稼自然会蓬勃生长。人才工作也是一样。”近日,中科院院士、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校长侯建国在接受采访时表示,“管理部门应摆脱‘伯乐相马’式管理模式,把工作重心放在为人才成长营造肥沃的土壤和有利于创新的环境上。”

  侯建国认为,改革开放初期,中国面临着严重的人才断层,“快出人才、早出人才”成为政府部门和社会各界的强烈愿望。在这个过程中,政府管理部门扮演了“伯乐相马”的角色:一方面出台各种奖励措施、荣誉称号、优惠政策,以期对人才成长起到“硬刺激”;另一方面充当“伯乐”,按照自身理念设定标准,通过组织各类评审给各级各类人才“戴帽子”,从而树立标杆,激励众人。“这种做法在改革开放初期是行之有效的,在较短时间内扭转了社会上知识无用的观念,营造了全社会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氛围,使我国人才队伍快速壮大,有效支撑了改革开放的各项事业。”

  不过,30多年后的今天,中国的人才工作已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从科技人员的数量来看,2006年已达到2174万人,居世界首位;中国的科技论文发表数量目前也已高达18万篇,跃至世界第二。侯建国认为,人才工作的形势与任务发生了变化,人才管理的理念和模式也必须与时俱进。过去那种“伯乐相马式”的管理模式,已越来越不适应新的形势和发展的需要。

  他表示,现在针对人才而设立的各级各类“帽子工程”,可谓名目繁多。这些做法的出发点是好的,但并不符合人才成长的客观规律,反而在很大程度上扰乱了青年人才的心绪,在跑项目、拉经费、抢“帽子”、争奖励的过程中,本该潜心学术与创造的内心世界变得不再宁静,甚至出现一些学术不端现象。

  “真正的大师绝不是物质刺激出来的,也不是‘戴帽子’戴出来的,而是凭借其内心世界对学术、创造的兴趣和热情。”侯建国举例说,中国科大教授陈仙辉是国产“土博士”,其本科出身很一般,头上的帽子也很少,但他始终保持着对科学创造的满腔热情,二十年如一日默默耕耘在高温超导研究领域,终于在国际上首次获得临界温度达到43K的铁基化合物超导体——氟掺杂钐氧铁砷化合物,突破了“麦克米兰极限”。今年1月,他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而此前该奖项已连

续空缺3年。

  “与此同时,外在的学术环境与合作氛围非常重要。”侯建国说,中国科大教授董振超是2004年加入微尺度国家实验室单分子科学研究团队的,一直以来他的头上什么“帽子”也没有,发表的论文也不多,但实验室和研究团队充分相信他的能力和水平,给他创造良好的学术合作环境和研究平台。最终,他于2013年在国际上首次实现亚纳米分辨的单分子光学拉曼成像。

  侯建国认为,要形成创新人才不断涌现的局面,“慧眼识人”的伯乐固然可贵,“精耕细作,守望丰收”的农夫更为重要。管理者要遵循人才成长的内在规律,致力于为人才成长营造创新的土壤和环境,建立以学术为导向的公平、开放、合理的评价机制,最大限度地呵护各类人才追求科学、创新的内在兴趣和热情,让他们像庄稼一样在肥沃的土壤里蓬勃生长。